精编转轨国家外资银行溢出成效
转轨国家外资银行溢出成效1引言 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迅猛,到1985年后,由于美国银行国际性收缩而趋于停滞。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东欧和拉美国家掀起了
转轨国家外资银行溢出成效 1引言 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迅猛,到19 85年后,由于美国银行国际性收缩而趋于停滞。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 期以来,随着东欧和拉美国家掀起了银行私有化浪潮,外资银行借机收购,又开 始了大规模扩张。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纷纷参股中 资银行,一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外资银行的进入是否能够促我国银行的发展, 尤其是在内外资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国内银行能否从外资银行的进入中获得一定 的技术溢出效果尤为值得商榷。由于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时间较短,作为研 究样本,数据不足。相比之下,中东欧国家完成经济转轨与银行业开放已经近二 十年,数据翔实,且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特征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 期望通过研究外资银行中东欧国家的溢出效应,为我国银行业引进外资提供借鉴。 2理论综述 对于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发展,不同研究的实证结果不尽相同。随着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对外资银行溢出效果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溢出效应本身 的存在性,而越来越多的集中于东道国特征对外资银行溢出效果的影响方面。如 LensinkandHermes(2004)的研究显示外资银行对内资银 行产生影响与东道国的发展水平有关;Bayrak-tarandWang (2004)发现对于转轨国家而言,外资银行进入与本国银行的效率改进没有 必然联系。Uiboupin(2005)针对中东欧样本的研究则发现东道国 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国内银行所受冲击的大小。由于我国引入外资时间较 短,国内不少学者也将视角转向与中国类似的转轨国家。张荔、张蓉(2006) 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亚洲与拉美转轨国家为研究对象,证实外资银 行的进入对转轨国家银行体系效率的改进会受到东道国金融发展的初始条件、外 资银行经营水平和规模等的影响。谭鹏万(2007)的研究显示外资银行进入 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绩效的影响依赖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程 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的技术溢出效果离不开东道国的制 度安排,因此要考察银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就必须同时考虑转轨时期制度变迁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