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宗祠修缮工程设计说明
漓浦镇方山村方氏宗祠修缮工程设计方案项目概况1.1地理位置1.2历史沿革方山辖方山自然村,驻地方山村,地处漓浦村南,为半山区村。据《固塘方氏宗谱》载,清朝初年,村祖方清徒马头方村过十八都王山岭建村定居
方家祠堂,位于金东区澧浦镇方山村,建于清代。建筑座西南朝东北,主体建筑 漓浦镇方山村方氏宗祠修缮工程设计方案 前后三进,第一进为堂屋,第二进和第三进为彻上露明造。明间纵轴线上,第一进与 项目概况 5.496.326.62 第二进之间,有歇山顶的戏台,戏台长米,宽米,高米。稍间一、二、 1.1 地理位置 661 三进建筑由通廊相连接。宗祠通面阔米,通进深米,占地面积为平方米, 中轴对称,平面布局规整,规模较大。 1.2 历史沿革 2.2 第一进建筑及天井 方山辖方山自然村,驻地方山村,地处漓浦村南,为半山区村。据《固塘方氏宗 堂屋面阔五间,进深六檩,次间和稍间为二层建筑。稍间东北两面个设有楼梯, 谱》载,清朝初年,村祖方清徒马头方村过十八都王山岭建村定居。另一支方式从永 稍间檐柱与金柱之间用墙体相隔;次间金柱与中柱之间、中柱与中柱之间用墙体相隔; 康花街村过来同居一村。村以岭名,称王山岭村,清光绪年间,仍称王山岭村。抗日 次间金柱与中柱之间开单开门一扇。两侧次间向天井一侧各间均开设窗洞,窗洞两侧 战争初期,以村名多姓方,改名方山岭村,从简称方山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作竹编夹泥墙,地面为木制楼板。横架侧样明间作六架梁前双步船篷轩用三柱,次间 1.3 名人事迹 穿斗式,用四柱,前檐柱与中柱之间用双步梁,中柱与金柱之间用双步梁,金柱与后 19241926 村民方国迪,又名贾南坡,年参加共产党,年大学毕业,任共青团上 檐柱之间用单步梁,柱间设有木板壁。明间六架梁上施雕花斗拱两攒以托船篷轩。船 1927“” 海北区委宣传部长,年,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在杭州皮市港被捕,囚 2.064.57 篷轩之上为草架,明间后檐台明进深米接天井,南、北至建筑砖墙内侧米 1930827271894-1955 于陆军监狱。年月日被害,年仅岁。村民方豪(),原名方 1.15 接天井。天井周沿铺青石板,建筑后檐进深米与天井南北相接,第一进建筑平 “” 兆鼎,毕业于国立大学政治系,五四运动中为北京学生联合会首任主席,全权代表, 0.130.3135×35 面抬升米至天井,天井平面抬升至第二进。厅内地面采用厘米斜方 1621 国民年,调任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长,在七中任职年,治校严谨,影响一方。 格三合土铺装。 37 民国年调任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校长,曾任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检查委员,浙 2.3 第二进建筑及戏台 “” 江省会议员,金华系临时参议会会议长,国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 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九檩,横架侧样明间作九架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穿斗式九 1955 马叙伦介绍,入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后到杭州蕙兰中学任教。年, 架前后双步用四柱,中柱与金柱之间用双步梁,柱间设有木板壁。建筑整体为彻上露 病逝于杭州。 1.040.44 明造。前檐台明进深米,台明阶沿铺青石板,地面高出门厅米,采用 建筑构造 一. 35×35 厘米斜方格三合土铺装。紧贴砖墙,明间和次间墙上各设有三对双开隔扇门, 2.1 建筑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