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立人学校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立人学校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如艾青所言,”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
2021-2022 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立人学校高一语文月 考试卷含解析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13 如艾青所言,”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 层蔓延自己 的根须”。生活是艺术的基础,作为人类最久远的语言艺术形式,诗歌早就从人类先民的 生活 中 开始。《淮南子》日:“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从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来看,诗歌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和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 关。步入 现代社会,这一传统得到了新的发扬。诗歌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生活日益审美 化、哲理 化、寓言化、亲切化,并在现实中扮演愈来愈多的角色。 上个世纪初,田汉曾对西方的仃进行过语源学分析,得出“诗”即“创 “Poey” 造”,诗人即。仓 U 造者”。这是现代人对于诗歌艺术特质的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意味着人们不仅“在平淡的 日常 生活里发现了诗”(朱自清),还应该发现高于生活的诗意,进而审视、省思生活的内 涵。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一文中承认“诗歌 的功 效等于 零”,随之又中肯地指出:诗歌“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 确然,诗歌不会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尤其 在当下,诗 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 力,用 7 .(3 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