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复古诗学以“浑”为美的旨趣及理论构建
严羽复古诗学以“浑”为美的旨趣及理论构建严羽复古诗学以“浑”为美的旨趣及理论构建 美文欣赏 摘要:严羽认为宋诗笔力之劲健不减唐人,而气象之浑厚却差之甚远。他的复古诗学正在于提倡浑然之美,试图全面恢复汉
严羽复古诗学以“浑”为美的旨趣及理论构建 严羽复古诗学以“浑”为美的旨趣及理论构建 美文欣赏 摘要:严羽认为宋诗笔力之劲健不减唐人,而气象之浑厚却差之甚远。他的复 古诗学正在于提倡浑然之美,试图全面恢复汉魏盛唐诗以浑为美的诗学传统。在 《沧浪诗话》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诗美主张,即上乘诗作应具有古朴浑厚、整一无间 的气象,妙悟浑成、兴发无痕的诗法和物我浑融、超形入神的意境。“妙悟”“兴 趣”与“入神”等诗学理论正是围绕他以浑为美的复古旨趣提出的。自严羽后,以 浑论诗逐渐成为潮流,谢榛和王夫之等全面承袭并发展了严羽的浑然美学,并将其 推向了巅峰。 关键词:严羽;沧浪诗话;浑;复古;审美旨趣 历来研究《沧浪诗话》者,多围绕“兴趣”“妙悟”“入神”等问题进行探 讨,而关于这几个关键批评术语在严羽诗学中的内涵至今未形成定论。周裕锴先生 指出严羽复古诗学的实质在于“试图重新恢复诗歌的音乐性”,进而对严羽诗学研 究中一些具体问题的错误理解进行了澄清。不过,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仅是严羽复古 诗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实质应是全面恢复汉魏盛唐诗的浑然美学传统。他在 《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之诗,雄深雅健。仆谓此四字,但可评文,于诗则用 健字不得。不若《诗辨》雄浑悲壮之语,为得诗之体也。毫厘之差,不可不辨。坡 谷诸公之诗,如米元章之字,虽笔力劲健, 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 厚,其不同如此。只此一字,便见吾叔脚根未点地处也。”[1](252?253)严羽将苏 黄之诗与盛唐之诗作比较,指出盛唐诗胜出宋诗之处正在于一个“浑”字,而 “浑”字不仅是他论诗的脚跟点地之处,也是他推尊盛唐的“使人知所趋向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