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及其特点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019-2020年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及其特点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向心力不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力,它是以力的效果命名的,由其他性质的力来 提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4.了解圆锥摆的圆周运动情况,在凹面上的圆周运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并具体“做一做”来理解公式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自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实验的意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向心力上的应用. 2.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教学难点 1.圆锥摆实验及有关物理量的测量. 2.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逻辑推理、实验 教学建议: 在向心加速度确实掌握后,再上向心力,因为上了向心力就意味着与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结合,难度会增大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牢牢的以前一节的向心加速度为突破口,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追究加速度的来由,从 而引出向心力,再而分析向心力的特点,应该说这节是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融合的一节,用 向心加速度带向心力,以此作为本节的线索,可使本节显得连贯,紧凑。 [新课教学] F= M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向心加速度,必有合外力,即 合 2 2 F=mrω或F= mv/r F= Ma 而是矢量式,还包含了方向关系,合外力的方向 合 合 合 就是加速度的方向,既然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那么合外力也始终指向圆心,所以可以以其 特殊的效果给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命名——向心力 向心力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变力) ,与速度方向垂直则其效果:(趁热打铁)只 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力指向圆心,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沿圆周上该处 的切线方向,两者相互垂直,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上无加速度, 速度大小不会改变.所以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进一步强调向心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一个力,而是由其他性质的力来提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