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锈病研究与防治
小麦的锈病研究与防治小麦的锈病研究与防治曾通明(云南.蒙自,红河学院;661100)摘要: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而积广,危害最重 的一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
小麦的锈病研究与防治 小麦的锈病研究与防治 曾通明(云南.蒙自,红河学院; 661100) 摘要: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而积广,危害最重 的一 3 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 侵染小麦外, 还侵染犬麦和-些禾本科杂草。为此,要在做好锈病预测、预报的基础上。 切实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使广人农户充分认识 锈病的暴发性和危害性,坚持 点而结合,群防群治,做好小麦锈病的防治工作,把病害损 失降至最低限度。关键字:小麦,锈 病,病原菌,防治,病害 小麦锈病 1 小麦锈病的生物学特性 1.1 小麦锈病的生物学特性小麦锈菌生长发育所要的温度较低。菌丝生长和夏抱子形成的 适温为 〜夏孑包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最高温度为〜适宜的 侵入温度为 10°C15°C,2°C3°C,2026%, 〜。夏砲子萌发不需光照,但侵入后需光照。光照充足时,病菌在植 物上能正常牛:长 9°C12°C 和发育;光照不足时,生长发育受抑。夏孑包子的萌发和入侵需饱和湿度或 叶而留存水滴 (水膜)。条锈菌夏也子不耐高温,在下经天即失去生活力。 [1]36°C2 症状与诊断 1.2 首先,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耍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岀现 褪绿斑 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疱,即夏抱了堆。夏抱了堆较小,长椭関形,与叶脉平行 排列成条状。 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他子堆;其次,小 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 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抱子堆)。夏他子堆较小,橙 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 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 表皮下的冬砲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 排列的趋向;最后,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 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他子 3) ( 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 生,常全成大斑,砲了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 砲了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 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昱粉疱状的冬他子堆。 三种锈病症状町根据其夏他子堆和 各孑包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群众 形象的区分种锈病说:“条 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人红斑。 3 病菌特征 1.3 条锈菌夏抱了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抱了壁无色,具〜个发芽孔。冬 孑包 616 子双胞,棍棒状,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缩,褐色,上浓下淡,下部瘦削,柄短 有色。叶 锈夏抱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细刺,橙黄色,具〜个发芽孔。冬他 了双胞,棍棒状, 68 暗褐色,分隔处稍缢缩,顶部平,柄短无色。秆锈夏砲了单胞,长椭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