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平凡的世界教案 语文版
《平凡的世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感受小说的魅力,陶冶情操,获得生命成长的启迪。2.初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3.感受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中蕴含的哲理。过程与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渗透阅
《平凡的世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感受小说的魅力,陶冶情操,获得生命成长的启迪。 2.初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感受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中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人物形象。 2.感悟小说中蕴含的哲理。 3.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 2.讲授法。 3.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平凡的世界》是已故作家路遥的经典之作,既写出了一代青年的“中国梦”,也是影 响了几代青年的“励志书”,既“叫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 珠,又“叫座”畅销了几十年。在历年多种图书销量榜上,这部长篇小说的单行本总是名列 前茅。受热播的电视剧的氛围烘托,小说《平凡的世界》再度脱销、加印,而且读者大多是 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平凡的世界》,走 进它的作者路遥,走进那个时代,一起来感受那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经务农,并在 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 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 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中国作家协会 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 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 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2.背景链接 《平凡的世界》写的是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北方农村的变迁史,酝酿创作于1982 年到1988年这6年间。这6年应该说是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土地所有制改革刚刚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