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

《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求谏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

《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求谏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 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 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 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 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 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 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 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 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 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贞观六年,太宗以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 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上封事称旨,召而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

腾讯文库《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