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高一教学形式讨论式教 师张娟单 位顺德一中高中部课题名称《再别康桥》学情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教学形式 讨论式 教师 张娟 单位 顺德一中高中部 课题名称 《再别康桥》 学情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 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 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 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 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 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 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 学生刚升入高中,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 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 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②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 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诗歌,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深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今天我们 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