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教师用书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地貌的观察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1-1.TIF"INCLUDEPICTURE "F:\\方正转WORD\\一轮方正\\名师金典-地理 教师用书\\新建文件夹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地貌的观察 一、常见地貌类型 1.喀斯特地貌 (1)定义: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 态各异的地貌。 (2)我国的主要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 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洼地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底部平坦,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峰丛、峰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林 (4)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①顶部: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②底部:石笋。 2.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2)分布。 ①我国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 ②其他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 (3)风蚀地貌。 ①成因: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 ②类型: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 (4)风积地貌——沙丘。 ①成因:由风沙堆积而成。 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③危害: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等。

腾讯文库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