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 月)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 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泰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 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 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徒”,人们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 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 中胜出。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 籍档案。“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泰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 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作“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 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的娃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 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 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 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 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 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 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 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徙,人户要迁移 户籍。须经“乡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度下,是 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用天子除了保留王畿 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封给无数的诸侯国。而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 将其余的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

腾讯文库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