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粟的亩产量时提高到93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
列项中能说明“昆曲是典型剧诗”的有 广东省茂名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①精致、细腻,旋律缓慢、悠扬婉转的腔调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②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脉相承,古雅、华丽的曲词内容 ③脚色体制的演员分工和相对多变的剧本结构 1. 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粟的亩产量时提高到93市斤, ④程式化的表演手法与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在古代中国,粮食产量不断 A.①②③ 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B.①②④ A.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 C.①③④ B.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 D.②③④ C.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 参考答案: D.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 B 参考答案: 【详解】昆曲精致、细腻,旋律缓慢、悠扬婉转的腔调,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脉相承,古雅、华丽的曲 C 词内容,程式化的表演手法与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在戏剧的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等各个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单位亩产的增加与农作物品种的增加之间无直接关 面,也指从剧作到演出、从作家到演员,乃至整个舞台艺术,都要按照诗歌的意蕴和韵律进行整体的 系,A项排除;“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只是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并 创造,符合剧诗的特点,①②④正确;“相对多变的剧本结构”并非剧诗的特点,排除③;故选B, 且是对不同时期不同政权而言的,统治集团的横征暴敛对农业的发展有时反而起着破坏作用,B项排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除;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是精耕细作,即利用有限的耕地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不 4. 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 断地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结合题干中的从战国开始直至明清时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 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 的叙述,C项正确;农民的辛勤劳动只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和前提,D项排除。 一历程反映了 2.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A.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对人身自由的绝对尊重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C.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 A.《权利法案》 参考答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 C.《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解】依据材料“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可以看出罗马对侵权行为认识的制裁越来越完善,说明其理性化的 参考答案: 特点,故C项正确。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故A项错误。对人身自由的绝对尊 D 重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故D项错误。 3. 戏曲理论家张庚提出戏曲的“剧诗说”,认为“剧诗说”是其戏曲美学思想的核心。所谓剧诗,既 5.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 指戏剧文学,包括戏剧的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等各个方面,也指从剧作到演出、从作家到演员,乃 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 至整个舞台艺术,都要按照诗歌的意蕴和韵律进行整体的创造。从“剧诗”这一概念来审视昆曲,下 (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