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见闻作文1100字
泰山见闻作文1100字一路上从山脚往上爬,细看山景,我觉得挂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却像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从下面倒展开来。在画卷中最先露出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筑岱宗坊,慢慢地便现出王母池、
泰山见闻作文字 1100 一路上从山脚往上爬,细看山景,我觉得挂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却像一幅规模 惊人的青绿山水画,从下面倒展开来。在画卷中最先露出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筑岱宗 坊,慢慢地便现出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山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叠比一叠奇,层层叠 叠,不知还会有多深多奇。万山丛中,时而点染着极其工细的人物。王母池旁的吕祖殿里 有不少尊明塑,塑着吕洞宾等一些人,姿态神情是那样有生气,你看了,不禁会脱口赞叹 说:活啦。 “” 画卷继续展开,绿荫森森的柏洞露面不太久,便来到对松山。两面奇峰对峙着,满山峰都 是奇形怪状的老松,年纪怕都有上千岁了,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来到 这儿,你不妨权当一次画里的写意人物,坐在路旁的对松亭里,看看山色,听听流水的松 涛。也许你会同意乾隆题的岱宗最佳处的句子。且慢,不如继续往上看的为是 “”…… 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动着一卷历史稿本。在山 下岱庙里,我曾经抚摸过秦朝李斯小篆的残碑。上得山来,又在孔子登临处立过脚, “” 秦始皇封的五大夫松下喝过茶,还看过汉枚乘称道的泰山穿溜石,相传是晋朝王羲之 “” 或者陶淵明写的斗大的楷书书金刚经的石刻。将要看见的唐代在大观峰峭壁上刻的《纪泰 山铭》自然是珍品,宋元明清历代的遗迹更像奇花异草一样,到处点缀着这座名山。一恍 惚,我觉得中国历史的影子仿佛从我眼前飘忽而过。你如果想捉住点历史的影子,尽可以 在朝阳洞那家茶店里挑选几件泰山石刻的拓片。除此而外,还可以买到泰山出产的杏叶 参、何首乌、黄精、紫草一类名贵药材。我们在这里泡了壶山茶喝,坐着歇乏,看见一堆 孩子围着群小鸡,正喂蚂蚱给小鸡吃。小鸡的毛色都发灰,不像平时看见的那样。一问, 卖茶的妇女搭言说:是俺孩子他爹上山挖药材,拣回来的一窝小山鸡。怪不得呢,有 “” 两只小山鸡争着饮水,蹬翻了水碗。往青石板上一跑,满石板印着许多小小的个字, “” 我望着深山里这户孤零零的人家想:山下正闹大集体,他们还过着这种单个的生活,未 “ 免太与世隔绝了吧? ” (节选自杨朔《泰山极顶》,有改动,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泰山不仅景色如画,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更是深厚。在描写景色时,作者以从下往上 展开画卷的形式,从山脚写起,走了一路,写了一路。写泰山的文化底蕴时,作者将自己 一路经过的遗迹穿了起来。在描写泰山的物产时,作者只概括罗列了一下。最有趣的是, 作者穿插了一个小插曲,在山中见到一户人家,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这样有景有人,显 得泰山富有生机。选文写法不拘一格,富有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小露一手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将自己假期和父母出去游玩时的见闻描述一番,以写景为主,在写景 的同时,将自己的所感也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