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2课 聆听《牧童短笛》教案3 人音版

《牧童短笛》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了解作者贺绿汀。2、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受力。3、记忆和熟知乐曲的

《牧童短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了解作者贺 绿汀。 2、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受力。 3、记忆和熟知乐曲的主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节奏、速度及音乐情绪的特点。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作品不同乐段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复习歌曲《牧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描写牧童的乐曲,这首乐曲闻名中外,是由我国著 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出示课题《牧童短笛》。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1、初次聆听歌曲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2、引出乐器钢琴,教师简介钢琴。 3、二次聆听,加深乐曲的印象。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出示课件,学生选择。 (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 1、第一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乐曲情绪。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腾讯文库一年级音乐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