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
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 富人常被嫉妒,穷人倍受同情。人有着固有的“杀富济贫”的潜在心态。由于城市管理执法的对象大多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又极易赢得社会同情的缘故,城管部门因
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 富人常被嫉妒,穷人倍受同情。人有着固有的“杀富济 贫”的潜在心态。由于城市管理执法的对象大多为处于社会 底层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又极易赢得社会同情的缘故,城 管部门因此常遭社会各种舆论善意的、片面的乃至偏执的抨 击。当城管部门不许流动摊点在主干道、桥头、路口乱窜时, 当一些城市推出禁止“拾荒者”乱翻垃圾箱措施时,饱蘸了 悲悯情怀的舆论监督就常以“卫道士”的姿态挥戈上阵讨伐。 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在强势的舆论压力面前,变得束手束脚, 不敢理直气壮地履行人民所赋予的管理职能。 无庸置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 志。对弱者怀有怜悯的情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基准;为弱 者争取生存权,是我们的良知和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需要。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管理执法机 构,不是社会慈善组织,作为管理执法者本身,仅仅依靠人 性化是远远不够的。人性化必须以法制化为前提。绝对的人 性化必将导致绝对的自由化,最终使管理失控,人性不复存 在。我们不容忽视这样一个物极必反的哲理和现实:过于泛 滥的悲悯不但起不到正面引导的效果,唤醒不了弱者的良知, 无助拯救他们于贫困的深渊,反会助长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劣 根性,延长他们的贫困生涯,导致善良的人性关怀走向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