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培训办法.doc
志愿者培训办法 志愿服务组织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现制定全市志愿者培训办法如
志愿者培训办法 志愿服务组织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现制定 全市志愿者培训办法如下: 一、培训类别 1. 初次培训。培训对象为新招募的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志愿精神、服务规范和权 利义务等,培训目的是帮助志愿者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初次培训 要全面系统,可以在志愿者报名时当面进行,也可以采取集中培训。 2. 阶段性培训。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志愿者进行阶段性培训,帮助他 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阶段性培训要定期进行,可以采取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也 可以通过集中讲解、个别辅导等办法。 3. 临时性技能培训。这方面的培训一般在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和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 务时进行,重点是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别要求,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相关 知识培训。开展临时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每个志愿者都能达到三个提高: 1. 提高服务意识。使志愿者充分认识到志愿者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增强志愿者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2. 提高理论水平。使志愿者在思想上弄清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不 断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概括、分析、总结、提炼,以形成新的经验,与时俱进。 3. 提高业务能力。使志愿者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思想,从而在服务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