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现实缺陷1、所有者代表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改革的早期主要是考虑向企业下放经营权,因此存在一种股东消极主义,即削弱股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现实缺陷 1 、所有者代表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改革的早期主要是考虑向企业下放经 营权,因此存在一种股东消极主义,即削弱股东权利和作用的倾向。在改制过程中往往还存 在着内部人控制之下的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表决权的规定,可以使相当一部分侵犯其它中 小股东利益的作法得以合法通过,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代理人问题或者说内部人控制问题 是相当突出的。 2 、监督、制约功能形不成合力。随着上市公司、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出现了问题,甚至是相 当恶性的问题,各个方面都感觉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在企业财务上,国务院向大型企 业派驻特派员,然后逐步演变为外派监事会牷在企业高管人员的任免上,加强了上级党组织 对其监督和评价的功能牷战略决策则仍旧主要由经理层来决定。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经验 上来看,对财务和经营负责人方面的制衡、制约机制与对公司的战略决策的监督制衡作用还 没有结合在一起。我们注意到当前的制衡作用有了进步,但还是分离的和不够完整有效的。 3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很多不到位的方面。例如: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权的规定还不到位 牷管理层的激励机制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但尚不到位牷会计准则和审计服务有了不少改进, 但从维护股东利益、信息披露的角度看仍不到位。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立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 在的这些问题还会产生很多连带现象。一些最早在国企改制上市公司中所发现的问题,后来 在民营企业中有着诸多的效仿。市场上出现了控制权的争夺,一旦有了控制权则可效仿前例 去侵犯和掠夺中、小股民。总体上讲,中、小股民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也很难要 求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以企业效益和投资回报为尺度进行理性投资。尽管目前有了很多进 步,但仍需要有更多的基础建设和监管方面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使广大投资者信服,在这 之前,市场上短期获利的投机动机仍旧会占较高的比例。资本市场上有一些实例,如当前大 ”””” 家相当关注的郑百文例和猴王例,它们的问题有多方面的起因。如果我们头脑中有 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那么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起因和不良行为都可以 归因为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严重缺陷 (二)立法的缺陷 1 、股东会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国有股权比例高导致治理效率低下。在我国股 449% 份公司中,股权高度集中,为各级政府所控制的国有股比例高达.。这表明政府在公 司治理结构中有足够的控制力。这种控制虽可保证国有股的控制地位,但其不仅会造成新的 “”“ 政企不分,而且会造成治理效率低下。有研究表明:国有股份占比例越高的公司,其 ”[8] 治理效率越差;其次,国有股权代表不确定,国有股权难以得到很好维护。我国《公 司法》对谁有资格作为国有股权代表未作明确规定。实践中依《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资产管 13 理暂行规定》第条办理,将此项权力赋予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而不仅使国有股权代 表的确定具有随意性,而且由于国有股权代表缺乏作为所有者的利益驱动力而不会很好地维 护国有股股东的利益;再次,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对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力。虽然《公司法》 106“” 第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股份有一表决权,股东大会决议的投票规则 1998926 实行过半数规则。但实践中的运作和立法规定却大相径庭。例如,截至年月日, AB1764.19521.11 我国沪深两地证券市场、股的发行总额为亿股,上市总额为亿股,两地 29.5%1/3 公众股占股本比例平均为,即低于。这就意味着在对拟议中的股东大会决议进行 129 投票时,即使小股东都投反对票,大股东仍可投赞成票强行通过决议。(第页)既然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