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小大不利治其标 小大利治其本 余始读《素问·标本病传论》:“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
小大不利治其标 小大利治其本 余始读《素问·标本病传论》: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 “ 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 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 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 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 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奉,后治 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奉句,言诸病之 ” 治均予治本.惟中满与大小便不利治其标。感到甚难理解。其难理解 者何?一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就有言治病必求于本,何此处 又言治其标?且夫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亦云:万事皆有 “ 本,而治病之法尤惟求本为首务。此难理解者一也。二者中医基本 ” 理论中阐述治则时明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本论何独有治标 者,此难理解者二也。及至读到《景岳全书·传忠录》:盖中满则 “ 上焦不通,大小不利则下焦不通,此不得不为治标以开通道路而为升 降之所,由是则虽曰治标而实亦所以治本也。《伤寒论》:少阴病, ”“ 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六七日, ”“ 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句,始知治标者,为促其升降 ” 之机也。 《 素 问 · 六 节 藏 象 论 》 云 : 凡 十 一 脏 取 决 于 胆 也 。 李 东 垣 云 :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