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 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 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 何做人的反思。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 做人要做君子。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 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 学就是君子之学。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 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 之学”。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 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 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 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这 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 尤为突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中的这些论述,鲜 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重行动、轻言辞,重实 践、轻思辨的精神,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只把仁、义、忠、孝、廉、悌等当作理 论,而是当作值得遵循也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 君子人格,并以其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激活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有必 要通过挖掘、整理、阐发和弘扬,让君子文化这颗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气神”的

腾讯文库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