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能力: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四提倡,四反对”等;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能力: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 运动的“四提倡,四反对”等;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 科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 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 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新文化运动也是1915年中国的必然 产物。那么,1915年的中国到底是怎样呢? 讲授新课 一、《新青年》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辛亥革命的影响: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 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启蒙思想的作用: (2)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 介绍到中国,启迪了中国人民的民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