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关于“假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素材

关于“假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这是我们“中学历史工作站”教师研讨群中马克老师为大家提供的话题,同时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浮现的问题。问题如下:"假设的历史究竟有没有意义?            

关于“假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这是我们“中学历史工作站”教师研讨群中马克老师为大家提供的话题,同时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常常 浮现的问题。问题如下: "假设的历史究竟有没有意义? —— 遇到很多次这种情况。 他们说,“历史不能假设”“假设的历史没有意义”等等等等类似的话。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马伯庸的一条微博,说如果重新来过,汉语的发展会不会还是这样或者不一样。又 有人在下面嚷嚷“假设历史无意义”。按这种思路我可以说假设任何事都无意义,我们还假设什么?不是 要意淫什么,只不过是探讨一种可能性而已,整天拿无意义来说事。数学上的很多假设证明都没实际用处 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数学家尝试去证明?因为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学会一些东西,一些方法。 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要回答关于“假设”问题的研究到底有无意义这个问题应当区分不同的目的与对象,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关注这种“假设”类问题到底有没有意义? 第一,我们需要追问:中学历史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中学历史教学说到底是在以有关历史的知识为载体来培养人,使新一代公民形成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形成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认识社会的能力,为他们创造美好生活打 下基础。在这样的教学目的指引下,有关历史知识的教学自然地分为了两个层面,其一是对于 所发生过的 历史真实的认知;其二是由对历史真实事件的认知所引发的反思。从教育的目的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 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学历史的目的不是要将自己带回到过去,而是为了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现 在,以便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由此就可得出结论,对合理的“假设”问题的研究恰恰是开拓学生思维, 对已学知识、能力进行运用练习,在思维层面对社会发展进行推演的重要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假 设”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应当提倡。 第二,我们需要思考: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为目的而进行的有关假设问题的研究的限度是什么? 对“假设”问题的研究使历史学习跳出了枯燥与宿命,为学生运用所学提供了舞台,使历史与现实在 思维的平台上获得了对接,这些都是我们肯定这种研究的理由。当然我这里所指的研究是指运用已学知识 与方法进行有理有据的推演(全然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它属于另一个范畴,不在本文 讨论的范围)。研究的目的确定了方法的边界。为了促进中学历史教学而进行的有关假设问题的研究是一 种理性思维的运用方式,自有其内在制约:1,不接受天马行空式的想象。2,推论须获得已有证据的支撑。 3,明确推论实现的条件性。4,逻辑严密。当我们在研究中遵守这些约定时,对“假设”问题的研究将会 变成一次思想的盛宴,在其中运用的是理性思维,吊起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激发的是已有知识的活化, 形成的是历史思维能力,点燃的则是创造历史的激情…… 综上所述,关于“假设”问题的研究到底有无意义?主要需看为何而研究?如何研究?说到底,它是 人类智力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大部分人来说,研究过程的价值远大于研究的结论。 1

腾讯文库高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