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摘要: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在逐渐增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论
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摘要: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固定 资产的投资规模在逐渐增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 论文范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问 题,正确认识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在1998年根据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简化适用的 原则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有些方面已经不使用了,特别是我国事业 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核算的规定存在很多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 要,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不能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真实的运营状况,严 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1.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及其存在的问题购置固定资产形成的实际成本直接列入当期 支出,其原始价值同时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中反映,可通过两组分录反映:支付款项 时借记“事业支出”、“专款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入账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这样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1)购置固定资产,只是资产存在形态的一种转换,并没有引起资产减少,而借记“事 业支出”虚增了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期末将该项支出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又虚减了单 位结余。 (2)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地被消耗,而购置 固定资产的成本却一次性计入“事业支出”,使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成本不配比。 (3)两组分录之间没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在实际业务处理中会计人员往往只做了付款分 录,而忘做资产入账分录,容易形成账外资产,同时也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造成国有资产 流失。 2.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 用过程中只核算固定资产初始价值,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而是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 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借记:“事业支出———修缮费”、 “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经营支出———修缮费”、“经营支出———设备购置 费”,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这样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专用基金的计提与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无关,是按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 来计提的,收入的多少与固定资产的损耗并不存在比例关系,无法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2)计提的专用基金记入“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并未引起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数额的变化,这使得净资产中既包括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又包括固定资产的更新维护基金, 虚增了固定资产报废之前各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和净资产,再加上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减 值准备,使得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无法得以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体管理想脱离, 固定资产原值与现时净值的差额将越来越大,根本无法真实反映资产的使用情况及资产的实 际价值。 3.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及其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在转出 固定资产时,应按固定资产的评估价值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格,借记“对外投资———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