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
2019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家
2019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彻底动摇于( D)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 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 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D)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很快解体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 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时做过多种选择其中首先主张走俄国人的路的是 3.( A)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4、下列事件中,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是( A) 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D.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5.五四运动后期,起主力军作用的是( B)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农民阶级 6、“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 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对历史事件教训的吸取,这样的事件包 括( C) A.一国两制 B. 三大改造 C. 文化大革命 D.多党合作 7.中共“一大”确立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D) A.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B.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C.同国民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D.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 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9.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C)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策略方针 D.提出了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0、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 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B)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11.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中体现民生方面内容的是( A) A.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反对民族压迫 D.限制小私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