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先锋”学习体会
民政“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先锋”学习体会本文具有广泛通用性,欢迎各位亲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参考借鉴。 9月中旬,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学习红旗渠精神第二期专题培训班,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林县
民政“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先锋”学习体会 本文具有广泛通用性,欢迎各位亲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参考借 鉴。 9月中旬,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学习红旗渠精神第二期专题培训班, 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林县人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勤劳和勇敢。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 在太行山上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见 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 夜愁。”这是在红旗渠纪念馆刚进馆不久的墙壁上写的,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 泉。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 贵的带领下,耗时10年,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用一锤、一铲、两只 手生生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 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修成了那绵延1525公里被称为 “水长城”的红旗渠。一代又一代的红旗渠 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可是当这几句话和我们在红旗渠纪念馆、扁担精神 纪念馆里看到的文物、照片联系到一起,和我们看到的记录片联系在 一起,那就是十万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我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要拥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坚守原则,在各项工作困难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