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公开课教学设计(陈春丽)修订版

《望海潮》教学设计陈春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点染的表现

《望海潮》教学设计 陈春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诗中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三、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柳耆卿与孙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 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 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二) 朗读课文 先自读课文,再请一位学生朗读,抓住特点点评,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 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三) 悟 1、 请找出能体现词人写作意图的一个字。——夸 2、 请结合上下阕分析词人各“夸”什么?为什么“夸”?——上片夸钱塘,形胜、繁华;下片夸西湖,清嘉。 (四)赏:请结合词中语句赏析本词,谈谈“夸”的效果。 引导学生读透全词并有重点的进行鉴赏(从推敲词语、分析意象、描述意境、体会感情和鉴赏表现手法引导学生 鉴赏) 1、鉴赏钱塘的景象 赏析表现繁华的句子 繁华是全词的总纲,词的上片哪些句子写了杭州的繁华?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珠玑(珠玉宝石)、罗绮(绫罗绸缎)是财富的象征,这里并不是少数人拥有,而是市列,户盈,家家户户都有,市 上到处陈列着珠宝,家家穿戴都是绫罗绸缎,而且人们竞相夸耀奢侈豪华,可看出词人所表现的重点是突出物质的丰厚。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人烟阜盛,千门万户门帘轻摆,怡然安详。这是对杭州城的一个全景描绘,表现了 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丽。“烟柳画桥”就是如烟的杨柳,雕画的桥梁。而一个“烟”字描写出朦胧之美。“内帘翠幕”描 写居民的住宅的雅致。“翠”是绿颜色的意思。“翠幕”与“烟柳”所描绘的境界和谐,表明了城市的生气与活力。“参 差十万人家。”“参差”为大约、差不多之义。这一句表明人家很多,数以万计,从而表明城市人气很旺,十分繁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尽显雅致之气,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

腾讯文库望海潮公开课教学设计(陈春丽)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