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第一框 青春飞扬【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拥有青春的幸福,认识青春的意义,感受青春的力量。2.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青春的幸福,增强自信的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3.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实自己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一框 青春飞扬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拥有青春的幸福,认识青春的意义,感受青春的力量。 2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青春的幸福,增强自信的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 3 .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实自己的青春生活,使自己的青春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青春的遐想、对青春的理解 难点:如何让青春更美好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师:青春是什么?青春不仅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带来身体的变化,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 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 今天我们学习——飞扬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 什么是青春?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任性;有人说,青春是无悔…… (1)你认为下面哪些词语能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见教材P23) (2)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 (3)及同学交流,比较各自对青春的理解有何异同。 探究二:教材P24探究及分享 1 .你有过类似的想法吗?你还想去做哪些事情? 2. 有人说,想法总归想法,小孩子就爱胡思乱想。也有人说,不少人年轻时的想法最终得以实现。 你怎么看?说出来及同学们讨论。 3 .学生朗读教材P24王蒙的诗《青春万岁》,感悟美好的青春。 探究三:教材P25 探究及分享 探究四:教材P26探究及分享——自信者的风采 1 .根据你的了解,从自信者的言谈、举止、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说一说自信者具有怎样的风采。 2 .学生分享教材P26“我们的进步,表现在时时、处处、事事。” 拓展空间 通过阅读关于青春的中外文学名著或观看经典影片,了解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人的青春故事。 体会:他们的青春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他们的青春有哪些相同之处? 他们的青春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 .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 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 .合作探究部分,组及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第二框 青春有格 【学习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 能逾越。 2 .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 1 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