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九鲤湖导游词介绍

莆田市九鲤湖导游词介绍  各位游客: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三坊七巷”的“三坊”,系指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三坊均位于南后街之西侧

莆田市九鲤湖导游词介绍 各位游客: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 坊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三坊七巷”的 “三坊”,系指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三坊均位于南后 街之西侧,隔街与东侧之“七巷”相通。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 蕴、陆藻兄弟居于此地,两兄弟才华横送,名重一时。陆蕴 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 州,两人回乡时命此坊为 “棣锦坊”。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坊,以宋代祭酒郑穆居 于此,改为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 门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 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 林名士,故称儒林坊名符其实。 光禄坊,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以光禄大夫身份任福州 知州的程师孟,常到坊里的法禅寺游览,见池畔有一块大岩 石,便登石吟诗,故被称为“光禄吟台”,而此坊也改名为 光禄坊。程师孟题吟的“光禄吟台”四个篆字石刻今尚存。

腾讯文库莆田市九鲤湖导游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