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蔡元培说

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 学生人格”。那么,人格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本性、特殊性。

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 学 生人格”。那么,人格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模 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本性、特殊性。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 中, 接受各种教育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开始接受家庭、社会 和学 校教育的影响直至成人。新课程理念明显强调了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 应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上来。文明的进步要求公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但 科 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物质生活的充实,并不能代表精 神 世界的充实;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与道德沦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人 格的健全是人健康发展的核心,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高尚的人格,哪怕有再 高 的学识,再强的能力,也难成为有益社会的人。因此,这次课程改革注重教育的道德文化 层 面,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强调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基于上述对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认识,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人 格培养的重要性,并早就意识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营造好的班风和学风,并会很 好地为学生的未来服务。本人作为一名学生习惯基础良莠不齐的普通班的班主任,主要是从 以下四个方面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展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的。 一. 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基础 我们常说,“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 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性格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发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 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 基曾 经指出的那样,“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 正教育。 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个性。” 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包括思想认识 上的不足,但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理。因而,我们有必要在 任何时候向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尽管时下的学生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社会的认识较 模糊,甚至有点消极,但我们更不能忽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能让学生对我们失 望。 换句话说,身为教师的我们尽管不一定完美,但正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至少应学会 把自己 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根据当代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向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 我们可以 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而非空洞的说教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在60周年国庆庆典 中,我和学生 一起看盛典,在班会上让学生讲他们眼中的盛典,就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不仅向学生提出了高要求,其实 更 重要的是向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文化底蕴,教师的人格修养,教育教学的 艺 术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人格的 健 康发展。两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 康 发展。我们平常说的“好老师”,其内涵往往是指教师的良好师德和美好品格。在现实生 活 中,不少学生长大以后都是这样说的,“我之所以喜欢语文,似乎先是因为我喜欢教我的 那 位语文老师”、“我之所以喜欢上数学,是因为教我的那位数学老师人品好”。这说明在 学 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是其人格。我是一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语文老师。我认为, 要 让学生听我们的,首先我们在某些方面要为学生作出示范。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 生 写作文,我也一定会跟着写一篇同题作文,并让学生点评;我让学生背诵,我也会跟着背 诵; 有的时候,我还会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人能在社会立足。不经意中, 教 师的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树立起来了,我的话学生也会听了,班级管理的基础也就这样确 立 了。 二. 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保障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要求“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如何体现自主和

腾讯文库教育家蔡元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