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是关于东晋时期的谢安的。这个成语原用来比喻辞官隐退后再度任职。而现在多用来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或者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的情况。东山再起是一个褒义词,多用来形容好事情或者好人重新归来,下

东山再起的典故是关于东晋时期的谢安的。这个成语原用来比喻辞官隐退后再度任 职。而现在多用来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或者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的情况。东山 再起是一个褒义词,多用来形容好事情或者好人重新归来,下面这个成语故事就是讲 “” 的好人和好事。而如果形容坏人坏事的时候往往使用卷土重来,所以二者虽然是 近义词但是褒贬有别。 东晋时期的谢安,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 字。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为借口辞官归家。隐居在浙江会 稽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才干, 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 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 “ 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 ” 来了!(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 安听了这话,感到很羞愧。东山再起的典故就从这里诞生了,这个四字成语就是从高 菘说的这句话中总结出来的。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谢安后来

腾讯文库东山再起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