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离骚教案1新人教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离骚》教案(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2、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3、了解《离骚》(节选)的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离骚》教案(1)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2、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3、了解《离骚》(节选)的主旨 ,学习屈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2. 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 3.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法】 诵读法、探究法 【课时】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 : 可由端午节导入。 2、屈原简介 :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 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 (11篇)、《九章》(9篇)、《招魂》等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 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

腾讯文库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离骚教案1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