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word版

第一章  闻     诊    1.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臭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         喷嚏、呵欠、肠鸣等。 ●嗅气味:病体发出的异常气

第一章闻诊 1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臭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 听声音: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 喷嚏、呵欠、肠鸣等。 ● 嗅气味:病体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病室的气 味。 2 、由于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化中产生的。所以通过闻声和嗅气味的异常变化便可诊察疾 病。 3 、闻诊的历史沿革: ①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以五音、五声应五脏的理论。 • ②《素问脉要精微论》以声音、语言、呼吸等来判断疾病的过程中正邪盛衰状态。 __ ③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以病人语言、咳嗽、喘息、呕吐、呃逆、肠鸣、等作为 闻诊内容。 ④后世医家已将病体气味及排出物气味等列入闻诊范围,从而使闻诊从耳听扩展到鼻嗅。 第一节听声音 听声音是指听辨病人的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及咳嗽、呕吐风脏腑病理变化所发出的 异常声响,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的诊病方法。 听声音的内容: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气、肠鸣等。 声音的发出:主要是气流通过空腔、管道、器官产生振动而形成,受肺、喉、会厌、舌、齿、唇、鼻等器 官调节。 一、正常声音:人的正常声音:发声自然、声调和谐。 二、病变声音 (一)声音 1 .声重:语声重浊多属外感风寒 2 .喑哑、失音:语声嘶哑者为喑哑;语而无声为失音。 ●——— 新病喑哑或失音实证外感风寒或风热或痰湿壅肺金实不鸣 ●——— 久病喑哑或失音虚证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金破不鸣 妊娠后期出现喑哑或失音,称妊娠失音(子喑) 3 .鼻鼾:熟睡时或昏迷时喉鼻发出的一种声响。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好。体胖、年老之人较常见。 4______ .:病痛难忍所发出的痛苦哼哼声。多为身有痛楚或胀满。高亢有力为实证,久病低微无力为虚证。 5 惊呼:突然发出的惊叫声。多为剧痛或惊恐所致。小儿阵发惊呼多为惊风。 痫病发作喉中发出如猪羊鸣叫的声音,多因风痰随气上逆所致。小儿啼哭不止或夜啼,多属过食生冷脘腹 疼痛,或心脾有热,或食积、虫积、惊恐。 (二)语言 1 .语声强弱 声音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属实证、热证。 声音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属虚证、寒证。 2 .语言错乱 “”“” 谵语: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为谵语或神昏谵语多属热扰心神实证。

腾讯文库《中医诊断学》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