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 元宵踩高跷、舞狮
元宵踩高跷、舞狮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元宵踩高跷、舞狮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 君大惊,立赐金帛。 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 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 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 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 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 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 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 前来助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