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6.1 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
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
物体的质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 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 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 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为三个知识点和一个活动。三个知识点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 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 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其中三个知识点中,质量的概念是定性的,要求较低, 重点在质量的单位和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教材要求 学生自己阅读托盘天平的说明书,寻找天平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通过师生的交流协 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这与传统教法有明显区别。本节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 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体会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外界环境变化时,该 物体质量不变,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只 反映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 三、教学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资源,即学校物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物理天平 和生活中的案秤、台秤、杆秤等。 四、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导课: 学生学会了“比较”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的思维方式,同时采 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 学生分组讨 用了讨论、交流合作 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论 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本节导图)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