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意义下的教学方式重构从微课程教学法说起
教与学意义下的教学方式重构——从微课程教学法说起黎加厚 当前,21世纪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变化在促进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几个新的教育期刊网 关键词 ,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今天
教与学意义下的教学方式重构——从微课程教学法说起 黎加厚 当前,21世纪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变化在促进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变化。在 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几个新的教育期刊网 关键词,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今天已是耳熟能详,如果你还不知 道这些词语,人家会问你:“你是从清朝来的还是从明朝来的?” 早在2012年教育部召开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全国会议上,来自国外的 专家向与会的代表介绍,未来的课堂一定是“翻转的课堂”:教育者将赋予学 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以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 的沟通和交流。 2014年,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热点,全国各个 省市都在研究这些教育热点,甚至有些地区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实践翻转课堂、 微课程。所以我曾经说过:“大家都摊上大事儿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另一方面是今天世界上各国教育改革与发 展都在追求个性化的教育。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 调,要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适合的教育。其实这并不是新的观点,早在孔子的时 代就提出了“因材施教”。那么为什么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做到呢?因为我们现 在还是大班化教学。有了信息技术,让我们的教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于是, 人们提出了教学方式的“重构”,要改变现在教和学的方式。 近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整版文章《“翻转课堂”的实践困惑如何应 对》,谈到刚开始大家在做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时很兴奋,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便 失去了兴趣,大家很难坚持下去。文章指出,教师阵营分成左中右:一些教师 积极参与,一些教师坚决反对,也有一些教师持观望态度。为什么它会在中国 引起如此大的冲突呢? 所以,我们需要从教与学的意义上,从教育的本质思考,为什么我们的 教育信息化会遇到障碍?回顾我们传统的教学活动过程,都是从课堂导入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