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带生态健康驱动因子
湖滨带生态健康驱动因子 湖滨带属于水陆生态交错带,天然的湖滨带由陆向辐射带、水位变幅带和水向辐射带组成[1],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和改善水环境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由
湖滨带生态健康驱动因子 湖滨带属于水陆生态交错带,天然的湖滨带由陆向辐射带、水位 变幅带和水向辐射带组成[1],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和改善水环境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由于防洪 需要,我国许多湖泊在湖滨带中修建了防洪大堤,破坏了湖滨带原有 生态系统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阻断了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严重影响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导致 了湖滨带生态系统退化,影响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大堤型湖滨带 的生态系统健康退化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2],科学识别大堤型湖 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驱动因子是开展湖滨带生态修复的必要前 提,然而该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太湖是我国的大型浅水湖泊,73% 以上的岸带都修建了防洪大堤,其余部分临近山体,太湖的湖滨带属 于典型的大堤型湖滨带。本文以太湖为例,运用驱动因子的识别方法, 分析影响其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驱动因子,旨在为我国类似湖 泊湖滨带的驱动因子分析提供一定借鉴。1驱动因子识别方法的选 择驱动因子是指影响事物发展或状态的关键性的内在动力或外在力 量。就生态系统而言,影响其状态的因子可以分为自然因子及人为因 子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温度、风力、波浪、大气沉降等,后者主要 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变 更等[3]。然而并非所有影响因子都是驱动因子,对于简单系统中 1 13 第页共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