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 有谁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是什么? 二、走进作者及作品: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 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三、检测预习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五十而知天命() 四、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学生读,其他同学听出有误的地方并改正。 2、根据学案,自由诵读。(在书上标出断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