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月考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题 号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10:C D C二 三 总 分得 分 选择题答案表题 号 1 2 3 4 5 6 7

2005—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历史试题 260 题号一(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1-10CDC : 二 三总分 得分 选择题答案表 12345678910111213 题号 答案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题号 37 答案 1 ()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 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 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 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 “” 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 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而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 实力迅速增强,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大运河,与 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2 () 第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 统治。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以后很长的一个历 史时期里,它都占据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它以古代运河之最,在世界历史 上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这是任 何上项大的工程都难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 水相提并论,也不为过。第三,如果大运河凿通后,隋炀帝立即与民休息,或许 隋亡的事就不会发生。第四,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 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 3ABC ()经济实力国家统一有前代古运河为基础 38 答案 1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死后的感慨。因为魏征在生前一直向太宗提 意见,所以太宗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认为用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可以作一面镜子, 让自己明白自己的得失功过。 2 ()有时侯魏征在朝堂上进谏时,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下不了台,发怒要杀 了魏征,但魏征次次进谏都是如此。唐太宗也采纳他的意见,这体现了唐太宗的

腾讯文库七年级下册历史月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