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
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参考答案: 1.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 C 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 自然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而带来的社会现象,题干现象出现的时间是明 题是 朝,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未确立重商政策,故B项错误;从题干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可以看出农村经济作物增多,导致农村经济结构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火 变化,故C项正确;古代中国属于农耕经济,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只是辅助,故D项错误。 参考答案: 5. 1882年,德国的人口普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到了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 C 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这表明 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2. A.科技发明逐步产业化 ①派遣维和部队 ②参加六方会谈 B.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迅速增长 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D.第三产业迅速崛起 参考答案: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A D.①④ 考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的发现与应用,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材料正是这种情况的反 参考答案: 映。故应选A。 D 6.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 质上反映了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罗马共和制组成的重要机构不包括:() 3.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A.保民官 B.执政官 C.元老院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公民大会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A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藩地自己设置文武官吏,赋税由自己分配,并不上缴朝廷,虽然向朝廷称臣, 4.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 实际上并不是臣。这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选B。A、C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说法材料没 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载桑、纺织,“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 有体现。 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7. 《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