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民族声乐音色的教学探微

民族声乐音色的教学探微民族声乐音色的教学探微 《乐记》之《乐本》篇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

民族声乐音色的教学探微 民族声乐音色的教学探微 《乐记》之《乐本》篇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 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 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 心感者,其声和以柔。这段话讲的是,人在哀、乐、喜、怒、敬、爱六种感情 下,所发出来的声音是不同的。①说明声音的形成于当时人的心情有关。不同 的感情表达,正是依赖于声音音色的不同来实现的。作为声乐教学工作者,应 该仔细研究如何教会学生用声音的音色来体现歌曲韵味和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 感情。 一、两种音色 之所以要探讨音色的民族性,主要是由于现在中国存在两大歌唱方法 及其两种音色特点,即民族音色、美声。怎样在这两种唱法中把握音色的民族 性就成为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的问题。对于中国歌曲,如《茉莉花》,是用传 统音色唱,美声音色唱,还是糅合着两种唱法,唱出一种新的音色? (一)传统音色 中国地域辽阔,地势地貌、人情风俗各不相同。宽广的地域性决定了 中国音乐形式的丰富性,音乐形式的丰富性又决定了中国歌唱音色的多源性。 多种类的音乐,在声音上有没有共同点呢?回答是肯定的。就风格而 言,南方的音乐风格委婉、细腻,所以其音色较为柔和、甜美。北方音乐粗 犷、宽厚,其音色厚实、壮美。但是,不管南方还是北方,传统上都是以单一 音色为主。 在戏剧艺术中,老生、老旦、花脸等角色多用真声演唱,小旦、小生 则多用假声演唱。真声主要采用全声带振动发声,其音色的特点是粗犷、豪 放、雄劲、浑厚,具有“肉色”的特点。假声主要采用声带边缘振 动发声方法,其音色特征是尖、细、高亢,民间称为称“小嗓”或 “尖声唱法”,相对真声而言,缺少“肉色”。 传统唱法在共鸣上,以口腔、头腔共鸣为特点,这与中国语言紧密相

腾讯文库精选民族声乐音色的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