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指导:幼儿骨骼,牙齿的发育
(1)骨龄骨龄可衡量儿童的发育状况。骨龄延迟意味着该儿童达到成人的 高度比原来应达到的身高要矮。甲状腺素、生长激素、雄激素均可明显加速骨的发育;食物中钙、磷的摄入量与比例,维生素 D3的供应是否充分,
骨龄骨龄可衡量儿童的发育状况。骨龄延迟意味着该儿童达到成人的 高度 (1) 比原来应达到的身高要矮。 甲状腺素、生长激素、雄激素均可明显加速骨的发育;食物中钙、磷的摄入量与比例,维生素 D3 的供应是否充分,也是影响骨骼发育的重要缘由。 正常小儿的成骨中心随年龄增长消失的变异和接合称为骨龄,通常用腕骨来说明发育状况。 正常婴 〜〜 儿诞生六个月后消失头骨和钩骨,到岁消失三角骨,岁消失月骨和大、小 多角骨。 2346 〜 小儿在一岁时腕骨已有个骨化中心,三岁时有个,六岁时有个,八岁时有个, 十岁时 23479 全部消失,共十个。由此可见,骨龄即正常儿童消失此数目骨化中心的年龄。 脊柱的生长脊柱的增长代表扁骨的发育,一岁内的增长最为快速。 (2) 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三个月能抬头使脊柱消失第一个生理弯曲,六个月会坐时则消失其次个 生理 弯曲,一岁时能行走使脊柱消失第三个生理变曲。 骨骼发育不良、坐姿不正、背部负担过重,均会影响儿童脊柱的正常发育。 幼儿期除了在饮食上留意增加钙、磷及维生素的摄入,还要留意培育良好的坐立习惯,无 论在 D3 进餐或在看电视时,都应保持背部的挺直,否则不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 ( 牙齿的发育牙齿的发育也是标志骨骼发育的一个指标。 3) 牙齿在胎龄五个月时开头钙化,诞生后仍连续这一过程,直至一岁以后。 〜 最先萌出的牙齿为乳牙,约二十颗。出牙时间个月不等,有时甚至更晚,全部出齐约 在两个 410 月左右。 六岁以后乳牙脱换以恒牙。幼儿期正处在乳牙的不断萌出时期,牙齿的萌出时间、牙齿的质 地、牙 齿的发育状况等都与机体的养分状况亲密相关。 在养分的摄入方面,尤其与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维生素的关系更为亲密;同时也 与甲 DC 状腺水平、水中氟的含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