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研讨
初中作文教学研讨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
初中作文教学研讨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 —— 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 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 师往往一口难言,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于教材。 首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六册语文课本长期性的定势影响。其六册课本,每册六单 元约三十课左右。然而写作知识和训练点散见于阅读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断等基础 单项训练和梯度性的作文训练。整体上明显的现出重读轻写,写作依附于阅读的情况。 第二方面,课本上的写作知识介绍简约,作文训练点分布零散,点与点间联系疏松、衔 接不强;缺乏具体的作文教例、教参、教案等工具书。第三方面,写作训练量少。初中三年, “” 教材中仅安排二十四、五次作文训练,有些作文训练重复出现,读后感的训练只是有数 的几次。教师多年教学的习惯形成其定势思维及做法,如今日益显出其的不适应性。 困境之二:源于教师。 教师首先苦于手中无作文教材,仅凭单元之后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造成教师作文课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 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 作文教学,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其次,绝大多数教师仍较重视阅读课 而轻视作文课。每学期二十周左右。大多数教师只勤于讲课文。却又把读写分开,加之一个 月两次作文训练占两三个课时,一学期包括两次统考的作文评讲,也只占二十个课时左右。 作文教学严重失衡是学生作文能力不强的直接原因,也是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之一。 困境之三:源于学生。 大部分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农村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 ———— 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 ——“ 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农村学生作文三 ” 大难问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 总之,面对种种境况,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确实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那么,应如何走出困 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师务必面对和肩负反思的职责。要从反思中 寻求出路, 要勇于正视上述陷我们于困境的种种问题,针对问题,寻求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