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
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 论文导读: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村旅游进入了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农民生活、农村文化等产生了方
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 论文导读: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 村旅游进入了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农民生活、农村文化 等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旅游地区农村社会变迁的加速器,社会变迁 促进或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变迁,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村旅游进入 了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国家旅游局1998年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9年推出了“生态 旅游年”,全国各地纷纷抓住机遇,形成了一股乡村旅游热。这一旅游形式和农村以及农民 生活息息相关。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农民生活、农村文化等产生了方方面面的 影响。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一、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内在机制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本源在于城市与乡村文化势差。文化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最活跃的因 素。现代旅游已然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表层,它更需要文化元素的充实。古老而厚重 的乡村文化积聚着中华上下5000年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冲刷而形成风格各异的 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传承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传统的乡 村文化面前,中国城市文化呈现着另一番文化形态。中国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文 化的冲击,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因子,它是中西文化的混血儿,难以保存中国本身最为原真的 文化面貌。两者之间出现了文化势差,这正是乡村旅游形成的吸引力本源。这是一种现代人 追求的生存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这种文化势差是建立在空间势差、视觉势差、心理势 差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喧嚣繁杂与乡村的宁静悠然、城市的钢筋水泥与乡村的砖瓦木房、城 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与乡村的慢调节奏,这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文化势差的表层现象。生 活在城市的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远离城市的喧嚣,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将情感、智慧和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