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写作[修改版]

第一篇:评论写作3、文学评论与写作的基本模式 &.定义--文学评论是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经及文学理论批评)进行分析、评价的文章。文学评论的中心任务是对具体作品进行分

第一篇:评论写作 3 、文学评论与写作的基本模式 &.-- 定义文学评论是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经及文学理论批 评)进行分析、评价的文章。文学评论的中心任务是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文学评论是一种 科研,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专业论文,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思维的抽象思维过程。 &.-- 任务文学评论的任务, 一是指引读者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全面领会和把握作品的阶段, 二是帮助读者, 三是用新材料、新观点充实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 发展文学评论的发展,在我国的简况是这样的。随着作品而产生发展。中国古代可以说是三国 ” 演义:重视政治教化作用的儒家文艺理论(代表文章《文心雕龙》,代表作《三国演义),崇尚自然的道家 文艺理论(代表文章《诗品》,代表作《西游记》),提倡个性自由的市民文艺观(代表文章《童心说》,代表 作品《红楼梦》)。专门文学评论始于钟嵘的《诗品》。文学理论集大成者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特有 形式是评点和诗话,如《脂妍斋评点〈红楼梦〉》、《六一诗话》和《随园诗话》等,特点是抓住直觉, 亲切形象,缺点是没有深入剖析,有思辩而无实证逻辑,缺乏体系。近代文学评论借鉴西方,加强了科学 性系统性,始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和梁启超的文学评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占 据主导地位。鲁迅、茅盾、郭沫若和瞿秋白开创于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周扬和胡风等系统建设于四五十 年代。先向西欧再向苏联借鉴,搬来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 留波夫斯基的理论作为文学评论的先导。文学评论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性质被突现。进入八十年代,文学 评论空前繁荣,大量介绍和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化、民族化二个方 面辩证统一地发展。 &.-- 方法 1.- 社会历史方法。这是文学批评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方法体系。它基点稳固,从文学的本质属性 即社会性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论。它的批评原则是以真实性为第一位的。它的评价尺度是文 学要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它的常见手段:一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如列宁评托尔斯泰;二是传纪批 评法,如鲁迅评果戈里。

腾讯文库评论写作[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