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感悟诗人爱国情怀。.尝试通过意象和品词析句的方法理解诗歌。.学习本诗的夸张、侧面描写和想象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教学难点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感悟诗人爱国情怀。 2 尝试通过意象和品词析句的方法理解诗歌。 . 3 .学习本诗的夸张、侧面描写和想象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通过意象和品词析句的方法法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沙漫漫风怒吼,将士报国心不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贺,走进《雁门太守行》去感受古人的满 腔报国情吧! (一)文体介绍 古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 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行”,古乐府的一种 体裁。 (二)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 (790-816) 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著 有《李长吉歌行》。 (三)背景链接 《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史载年(元和四 809 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 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 元和二年,公元年。李贺当时仅仅岁。此诗书写的是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 80717 (四)课文朗读(注意节奏和读准字音)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 /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