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
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河南省信阳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 2021 D.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末试题含解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A. 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秀才”。 B. 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及第者甚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众。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 C. 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称谓也可能 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 与唐代有关。 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唐代取士由地方 D. 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却在这种 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 吏部的考选中失利。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 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 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常科考试的补充。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第第 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 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 也在发生演变。 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 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 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 无区别。 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 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 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 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 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参考答案: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 1. A2. B3. C 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 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 理解与分析能力。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区间,仔细比对原文,找出备选答案的内容 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后 与原文吻合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A项,“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在文中没有根据。C 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 项,“进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错误。隋代没有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才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 “最为社会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项,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 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 所以选B项。 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 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 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士代替。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中涉 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