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四段教学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四段教学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田 顺 (贵州道真中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强调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注重

传统的“四段教学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田顺 (贵州道真中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强调学生动手、 动脑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以 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索的目标;借鉴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改 革的需要,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同任务。这里,我就在旧的课堂标准下教学中曾使用的 “四段教学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运用作简要介绍,希望批评指正。 四段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环节分成四段,教师根据教学 实际合理安排内容和时间,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四段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组织步骤 一、 第一段:上课铃响后,教师从容走进教室。在组织教学后,教师就根据本节课教学的内 容及目的提出几个问题(可预先写在小黑板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各自阅读课 本上的内容并进行思考。阅读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动手,用笔把重点知识、重要人物、重 要年代和地名打上记号。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中,提示学生参阅资料,注意重点 知识等,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这一段约需要5-7分钟。 第二段:在学生阅读了教材的基础上,由教师结合深入学生中了解的情况(如学生的认 知程度,提出的问题等)心中有数地讲授新课。讲课时,要写出正题板书和补充板书。然后 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释疑解难。要充分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从回答中发现问题,捕 捉共性,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以实现三维目标。其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教具, 手脑并用,相互讨论。这是全课的中心,约需25-28分钟。 第三段:必须有5-8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就听完的讲课内容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并 提出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单独解答,也可面向全班学生解答,还可组织 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给予补充和纠正。教师也要提问学生,以便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 理解程度和知识质量。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探索、再认知。这是师生共同研讨所学知识 的巩固性教学,也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环节。 第四段:用5-7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作业。教师要少而精地准备问题,让学生针对习题 内容精读课本,边读边思考,同时动手做习题。教师要检查习题效果,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 学生解决问题,要侧重于方法上进行讲解和提示。这是一节课的总结。下课铃一响,马上下 课。 教学环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 1、教师要充分备课,全盘考虑教学的一些细节,预料到会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意 外现象。 2、应注意提出的问题有效性和针对性。既要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性,又要有一定 的层次,避免无效提问;问题既要有助于学生掌握主干知识,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又 要切合学生实际,避免过难。 3、教师要把握提问、讨论的多样性。可组织个别学生提问,也可集体提问;可展开学 生间相互讨论,也可分小组讨论,教师要参与其中。 4、提问学生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尽量使用“您”、“您们”等话语;学生回答正确 时,教师要充分肯定,适当表扬;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给予安慰,说一些激励的语言。 5、平时多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四段式教学法,加强了学生的活动,肯 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必须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又能积极、自觉的阅 读、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仍然会流于形式。 6、教师语言要少而精,多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笔记等。如果 教师讲述过多,就仍为传统式教学法,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既是对教学工作者的新挑战,也是新机遇。把握改革实质, 变知识的传授为能力的培养,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这就是

腾讯文库传统的“四段教学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