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接种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疑似接种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制度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二、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

疑似接种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制度 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 关的反应或事件。 二、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 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责任报告单位 和报告人。 三、报告内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 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初步临床诊断、就诊 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四、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五、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发现aefi(包括接到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报告)后, 应及时向市卫生局、市药监局报告。48小时内向市疾控中心填报《aefi个案报告 卡》。 六、对需要调查的aefi(除明确诊断为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的红肿、 硬结等),由市疾控中心在接种报告48小时内开展调查。 七、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 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和市药监局,并于2小时内向市疾 控中心填报《aefi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aefi登记表》,由市级或省级疾控机构 立即组织专家组调查。出现死亡或群体性aefi,同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条例》报告和调查。 八、除省、市、县三级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做出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 九、各接种单位指定至少1名内科医师或公共卫生医师负责预检及预防接种不良 反应处理。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事故登记本,专人负责。 十、过敏性休克处理原则: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注意保暖;立即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小儿为0.01ml/kg/次,最大量为0.33(1/3支) ml,如体重不明,用量为:2岁以下1/16支,2-5岁1/8支,5-11岁1/4支,11 岁以上1/3支-1/2支;如5分钟病人仍无好转,可重复使用。第一时间通知临床 医生进行抗休克处理或拨打120转院。 十一、晕厥处理原则:使病人平卧,松解衣扣,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温开水、

腾讯文库疑似接种反应监测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