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套利: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
监管套利: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 一、引言 次贷危机爆发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各自的金融监管体系,为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国际上新一轮的金融监管改革行动已经呼之欲出
监管套利:现代监管体系的挑战 金融 一、引言 次贷危机爆发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各自的金融监管体系,为防 止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国际上新一轮的金融监管改革行动已经呼之欲出。①现代金融监管体 “”(regulatory arbitrage) 系的缺陷被认为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成因,而其中监管套利这个 看似有点内在矛盾的名词更是被视为这场危机的根源之一。目前,监管套利正逐渐成为金融 20083 监管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从而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年月,在美国财政部提出金 Nouriel Roubini 融市场监管改革方案后,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针对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出了 在金融创新和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监管改革的十条基本观点,其中多次提到监管套利的影响及 其应对之策。②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则着重指出了监管套利中暴露的两大问题:一是 金融全球化与监管本地化的矛盾日趋突出,二是隐形银行系统与场外交易的风险形成的监管 200811G20“” 黑洞问题。③在年月通过的华盛顿宣言中,关于金融市场改革的共同原则 的第一条指出,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采取一致行动,避 20094G20 免包括监管套利等在内的潜在不利因素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④这点在年月伦 敦峰会期间发布的领导人声明中再次被提及。⑤ 关于监管套利,不少学者在研究监管竞争与监管合作的问题中都有提及,⑥不过都是简单 掠过。从现有的各类文献来看,对监管套利这一问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而且各学者对监 管套利的定义也缺乏统一的认识。但绝大多数学者都对监管套利这一行为持否定态度,认为 监管套利将给一国和全球金融监管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只要存在监管套利的空间,监管当 局就必须弥补漏洞,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更需要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监管合作或协调 而消除。⑦ 当然,作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之一,监管套利带给我们的思考不应仅仅局限于 监管竞争与监管合作的争论上,与监管套利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深度反思。全 球范围内监管套利行为的盛行不仅仅反映了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更对各国的金融监管 理念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对监管套利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以监管套利 的内涵与实质为起点,分析了产生监管套利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性地探讨了减少监管套利 机会的可行途径。 二、监管套利的内涵与实质 目前学术界对于监管套利还尚未形成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不少学者从监管竞争的视角给 Spatt(2006) 出监管套利的内涵,指出,监管套利是监管竞争的结果,通常存在于有多个可以 Hadjiemmanuil(2003) 选择的监管体制中。则提出,监管竞争的可能后果有两个,即监管竞次 和监管套利,而监管套利是指提供相同产品的不同金融机构因受到不同监管者的监管,造成 规则、标准和执法实践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尝试改变其类属,以便将自己置于监 Licht(1998) 管标准最宽松或者监管手段最平和的监管机构管辖之下。认为,监管套利是指发 行人等市场参与主体通过注册地转换等途径,从监管要求较高的市场转移到监管要求低下的 Llewellyn(1999) 市场去,从而全部或部分地规避证券监管、牟取额外利益的行为。和 Abrams &Taylor(2001) 指出,在有多个监管当局的情形下,金融机构可能会进行监管套利, “”(competition on laxity) 使各监管机构陷入放松监管的竞争;也有学者从混业经营的视角 Skipper(1999) 给出了监管套利的定义,认为,监管套利是指金融集团通过内部业务转换从而 (2004) 全部或部分地规避金融管制,谋取额外收益的行为。项卫星、李宏瑾指出,在分业监 管体制下,金融集团可以利用其业务分散化、多样化的特点,进行监管套利活动,即将某项 特定业务或产品安排到服从成本最低或受强制性监管最少的部门或子公司。还有一些学者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