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修改版]
第一篇:余世存余世存 :今天怎样读历史?一.历史跟中国人的关系胡平和王康是同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我后来不断引用了这个说法。历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民族。你可
第一篇:余世存 余世存:今天怎样读历史? 一.历史跟中国人的关系 胡平和王康是同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我后来不断引用了这个说 法。历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民族。你可以想象西方民族是一个理念的民族,犹太人是一 个信仰的民族,印度人是一个出世的民族,穆斯林是一个圣战的民族,但你很难想象中国人跟他们有多少 类似之处。中国人的特点是入世的,历史的。历史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高的意义。 中国人缺少宗教,准确地说,缺少形式宗教,缺少外在的超越信仰,但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 不是没有道德的坚守。在别人那里,由宗教提供的东西,我们这里,由历史提供。我们相信,人可以通过 他的德行、言论或功业来成就一生的价值,来流传后世。我们不相信末日审判,我们相信历史的审判。我 们不相信有公正的上帝,我们相信有公正的历史。我们不相信有天堂地狱,好人死后会升天堂永享至福, 坏人死后会下地狱永遭惩罚,我们相信历史,相信好人能流芳百世,坏人将遗臭万年。 和其它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着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按照胡平的说法儿, 跟其他国家的史书相比,中国的历史写作至少有两个特点: 1 、它坚持真实性,不畏权势,秉笔直书; 2 、它强调道德裁判,春秋笔法,意含褒贬。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转型,这种史官文化, 这种史书写作传统仍未中断。即使有意识形态史观或党派史观的横切,但中国人仍接近并洞察到了历史的 真相;比如抗战、抗美援朝、反右、三年灾害等等,有这些那样的禁区,但今天的中国人仍像无师自通地 了解理解了那些历史阶段。对其中活跃的历史人物,中国人也寄予了相当的同情。 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 像孔子之道不行于世的时候,他就退而写史,他作春秋而乱臣盗贼子惧。像司马迁遭受男性奇耻大辱,隐 忍苟活,也在于他相信历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以待来者。秦桧设计害岳飞,一度犹豫 不决,怕死后遭唾骂。像文天祥从容就义,他的精神支柱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文革中,刘少奇遭陷害, 百口莫辩,只能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及妻子儿女,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至于其他人,陶铸、彭德怀、陈毅 这些人,他们也曾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一个党或一个领袖,但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还是把自己存在的价值 托付给了历史。 70 对历史的这种信仰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年代,在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时期,日本公明党 “ 委员长竹入义胜第一次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了他,在会见后送客时,周恩来突然走到他的跟前说:竹入 ” 君,我们中国不会永远这样下去的。说罢转身就走。竹入告诉李慎之,他当时分明看到周恩来的眼里噙着 80 眼泪。比如年代,陈云针对党内保守派用扣帽子的惯用手段打压对手时说,难道过几年还要我们再去给 人平反吗? 这种对历史的信仰,其功效甚至大于对宗教的信仰。当宗教都被历史进程打压奴役时,人们就会本能 1943 地信仰起历史的正义。比如俄国虽然有东正教,但东正教在极权主义横行的历史时期低头了。年,阿 “” 赫玛托娃在列宁格勒监狱服刑时遇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嘴唇冻得发紫,完全有可能从未听到过女诗人的名

![余世存[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OQl4tVZmgNEthLRAVAjlS.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