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二)教案沪教版
比较(二)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 P:81、82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同时,20以内的数也有了认识,所以教材中的第1部分就可以作为旧知的
比较(二)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 P:81、82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学过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同时,20以内的数也有了认识,所以教材中的第1部 分就可以作为旧知的复习。新知识的引入后,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将数的大小 比较转入到数与式的大小比较。在学具小圆片和数射线的帮助下,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 行学习,,在活动中寻找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 学会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通过学具小圆片和数射线知道如何进行数与式、式与式的大小比较。 3、 学会如何把不等式补充完整,并且会找出不同的答案。 教学重点: 会进行数与式、式与式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如何把不等式补充完整,学会找出不同答案。 教学准备: 小圆片,数射线 教学流程: 一、 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两个数要比较大小可以怎样表示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 吗? 现在有这样一组题目,你们能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把它完成吗? (出示书上81页第一大题,让学生在组内共同完成) 二、 展开 (一)1、教师出示:2 5,同时在这两个数的上面用小圆片演示。 提问:2和5比较填什么符号? 2、师:现在,在2这边添上一个小圆片后,和5比较会怎样?为什么? (配合演示,并填上算式:2+1 5) 添上2个小圆片呢?( 2+2 5) 添上3个小圆片呢? (2+3 5),结果和5一样大,所以用等号。 如果添上4个小圆片,结果会怎样呢?小组讨论后得出结果。 3、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现在是算式和数在进行比较,比的时候要先把算式的结果算出来,再和另一个数比 较) 4、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练一练。(81页第3大题和第4大题) 5、学生在练习时发现题目中出现了算式和算式间的比较,在小组内商讨后解决。

